怎样写节日(上)
景文周
开场警句
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王安石的一首《元日》把我们从旧年带到了新年。新年就是春节,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。它包括除夕、元日(正月初一)、元宵节三个部分,也是一年的开端。那么,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?先看荧屏:
荧屏火花
展示画面或有关故事片段:
除夕夜一家人团圆的画面;
正月初一拜年的情景;
十五灯节观灯的画面。
内容解说
传统文化节日指的是我国特有的以农历记年的有关节日,例如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七夕节等,而以公历记年的元旦节、圣诞节、五一劳动节、六一儿童节、国庆节等不属于传统节日的范畴,这节课我们专门探讨春节。
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,不仅学校要放假,各单位、机关也要放假过春节。春节是团圆的象征,春节是快乐的代名词。然而,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,对春节的理解也有差异。有的人认为从头年的腊八起就进入了春节,有的认为从腊月二十三(俗称小年)开始算春节,还有的认为从年三十开始算作春节,直到正月十五(灯节)结束。实际上,从宋代王安石的《元日》可以看出,春节指的应该是新春的正月初一(大年初一)这天,也叫元日,即新春的第一天。由于春节具有辞旧迎新的性质,人们习惯上把旧年的最后一天(除夕)也当作了春节。也就是说,人们心目中的春节指的是从旧年的最后一天到新年的第十五天结束。包含除夕、元日和元宵节。
其实,这是三个不同的节日。
除夕,旧称“岁除”,指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。因为“夕”指的是晚上,所以“除夕”又称“大年夜”“除夕夜”等,是除旧迎新、阖家团圆、祭祀祖先的日子。因此,在除夕这天,远在外乡的游子都要赶回家和亲人团聚。除夕自古就有祭祖、守岁、团年饭、贴年红、挂灯笼等习俗。近些年,又增加了看春晚这一内容。民间的除夕晚上要放鞭炮,借以驱赶叫作“年”的怪兽,以保来年平安。
元日,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春节,即大年初一,是一年之首,俗称新春、新岁、新年等。这天,人们习惯上要拜年,年轻人和孩子要给长辈问安、磕头,长辈要给晚辈(孩子)发压岁钱(现代人称发红包),以迎禧接福,一年平安。
元宵节,又叫上元节、元夕、灯节,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,是我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节令。“宵”指的是晚上,因为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所以称作元宵。元宵节这天人们喜欢耍龙灯、耍狮子、踩高跷、划旱船、扭秧歌等,晚上人们习惯出门赏月、观灯、燃放烟花、猜灯谜、吃元宵等。
写作指导
有关节日的写作,没有约定俗成的方法。但是,就“节日”两个字而言,可以写成以下两种文体,即说明文和记叙文。说明某个节日的时间、性质、成因、习俗等写成的文章叫说明文,叙述怎么过节日写成的文章叫记叙文。由于三年级学生刚刚学作文,还没有学过说明文,这里老师只讲记叙文,也就是用叙述的方法写一个传统的节日。
叙述是记叙文的主要表现形式,作者往往用叙述展开故事情节,交代人物活动和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。运用到写节日,就是要把所过的那个节日的全过程按照一定顺序详细具体地写出来。譬如过的什么节日,都哪些人过节日,怎么过的节日,结果怎么样等,都要交代清楚,这样写成的文章叫记叙文。老版语文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叫《北京的春节》,叙述了北京人从头年的腊八开始,直到新年的灯节之后整个过春节的过程,重点叙述了腊八、二十三、除夕、正月初一、灯节期间人们的活动。例如下面一段文字:
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:铺户都上着板子,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,全城都在休息。
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、朋友家拜年。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。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,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、食品和各种玩具。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,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,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。庙会上有赛马的,还有赛骆驼的。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,而是在观众面前马、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。
叙述了老北京人大年初一拜年、迎客和逛庙会的热闹情景。
那么,怎样具体地写一个节日呢?还得从内容说起。不同的家庭,因遗传的习俗不同,所处的地域不同,过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差异。比如过端午节,北方多是这些形式:包粽子、炸糖糕、煮大蒜、煮鸡蛋、给孩子佩戴五色线、戴香包、给孩子涂抹雄黄酒等。南方则不同,除了包粽子、炸糖糕,不少地方最喜欢赛龙舟。再比如过春节,新春的第一顿饭大多吃水饺,有些家庭还要做上几个菜,叫作开元红;有些家庭煮水饺时却要下进去几根面条,美其名曰“金丝穿元宝”,寓意这一年财源滚滚来;还有些家庭喜欢在某个水饺里面包一枚硬币,说是谁吃到谁会福运连连。写节日的作文,就是要将这些具体的内容写进去。当然,还是要叙述整个过程:节前的准备呀,节日的活动呀,吃的饭菜呀,什么人参加呀,人们的表现呀,自己的心情呀等等,都可以写进作文中去。
需要注意的是,写节日的作文虽说也是记叙文,但不像一般记叙文那样,必须交代时间、地点、人物和原因。传统节日都是约定俗成的,只是过于不过怎么过的问题,只要提到什么节日,大家肯定知道什么时间、什么风俗、大致内容,重点要写过节日的过程,描写热闹的气氛等。当然,按照一般记叙文的写法也完全可以,只要把过程写具体,把结果交代出来就是好作文。不过,如果写春节,还是要适当考虑一下,是写整个春节呢?还是只写其中一部分?如果写整个春节,内容一定会很多,这时就需要考虑哪些详写,哪些略写,重点写什么。假如写其中的一部分,除夕呀,元日呀,元宵节呀,相对就容易多了,只需把怎样过节的经过写具体就行了。
好吧,下面阅读几篇有关春节的习作,然后我们就可以写了。
习作参考
团年饭
今年春节,我回到了湖北老家过年。
那天是大年二十九,亲戚都来到奶奶家吃团年饭。家里,奶奶、妈妈、大婶、二婶都在忙乎着做午餐。不一会,大家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奶奶家,一起庆祝新一年的到来。大伙都拎着礼品上门拜年,给他人带来新春的祝福,个个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。吃饭前,大家围在一起聊天,讨论着许多新鲜话题,热闹极了!
不知不觉中,午饭时间到了,大家围坐在桌子边开始吃饭。一盘盘香喷喷的菜端上了桌,可丰盛了。有成都的烤兔,一口吃下去,麻、辣味迅速扩散;有奶奶熬制的鸡汤,浓浓的香味持久在嘴里徘徊;还有二婶炒出来的蔬菜,一口咬下去,脆脆的,没有一点油腻。伯伯、叔叔边吃边聊着自己新一年的计划,而婶婶、阿姨便聊一些家常。不久,饭吃完了,大人们给了我们压岁钱,我们高兴得直跺脚。我忍不住打开一看,哇,竟然有一千元。我揪了一下自己,确定这不是梦后,高兴得大吼起来。
这一年的团年饭,让我更加喜欢过春节了!
过春节
何南客
在我的记忆中,每年的春节都是差不多的,热闹、喜庆而祥和。
春节前几天,是大人们最忙的时候,张罗这张罗那,但是,却是我们小孩子最憧憬的时候。爸爸妈妈买了许多好吃的,而我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,于是,便急切地盼望着春节的到来 。
除夕那天晚上,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,我们一家三口人一起坐在沙发上看春节联欢晚会,外面偶尔传来几声鞭炮声,为除夕夜增添了不少情趣。电视里优美的舞蹈、搞笑的小品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,这笑声伴随着窗外的鞭炮声,显得格外的祥和热烈。
大年初一,拜年是我们的首要任务。这天,爸爸妈妈要领着我挨家去拜年。每到一家,我都要说上一句吉祥话,如:“新年快乐”“恭喜发财”等等,爸爸妈妈则送上一份拜年时必备的礼品,主人则会拿出一个红包递给我。这是我最高兴的事了,于是心里盘算着这钱该怎么用,买什么零食,或是买一些文具之类,再不然买些玩具也行。谁知一回到家,红包就被无情的妈妈给收了去,我只好无奈地把这些幻想给吹灭了。
接下来的几天,我们到处做客。丰盛的饭菜,绚丽的灯光,大人们喝酒时的祝福包围住了我。而我呢,则和哥哥一人拿来一大瓶饮料,痛痛快快地喝个够,常常闹得肚子疼半天,难受极了,我好后悔啊!
正月十五元宵节,我该上学了。新学年的开始,也就意味着春节的结束。不过,这一天我们还要吃元宵,如果有兴致,晚上还要出去看看花灯,用这种形式告别春节。
俺们家乡的新春联
郑永明
春联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,是特有的文学形式,不仅文学与书法艺术巧妙结合,而且还能从中反映出时代气息。
大年初一早上,我穿好衣服,便踏着阵阵的鞭炮声,走出家门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欣赏各家店门前的春联。我们来到相约的地点后依次向西行,没走多远,就看见一家门前的那副春联:“天增岁月地增产,春满乾坤桔满园。”
同伴王伟一看说:“这副春联的字真漂亮,简直是龙飞凤舞。”翁小平接着说:“是呀,字不仅活泼洒脱,内容也符合桔乡人民的乡情。”我也附和着说:“言为心声,它确实说出了衢州人民的心里话。”我们边走边议论,又来到了第二家。这家门口的春联是:
进进出出人人笑容满面
挑挑选选件件称心如意
我们三人齐声读,读后异口同声说:“时装屋。”我们相对一笑,又拉着手一家一家看下去,边看边品味,边读边议论。有时,竟然和出门的主人撞个满怀。这时,街上的行人多了起来,而且个个神采奕奕。我们欢欢喜喜来到文化路的桔海书屋。没想到书屋内外已挤满了人。我们使劲挤入人群,才看到了书屋外的春联:“有关家国书常读,无益身心事莫为。”
我们被那苍劲有力的草书吸引了。难怪有这么多人在欣赏、在议论。这时,有人说:“这是革命前辈徐特立先生的对联。他告诫人们读有益的书,做有益的事,做有用的人。”我们听后鼓起掌来。就让它成为我们今后生活、学习的座右铭吧!
北京赏灯
赵家浩
今年元宵节,父母带我到北京游玩。听说北京园博园举办灯展,又距离宾馆不远,我们便驱车来到园博园赏灯。
一进入园区,几个巨型灯光雕塑映入眼帘。有新年主题的灯笼展、也有生动形象的“关公”等,其中最引人入胜的便是那“北京茶馆”。远远望去,我们竟以为那真的是一间供游人歇脚的茶舍。走近一看,门口两只石狮栩栩如生,威风凛凛。“茶馆”内,有几人一边品茶一边谈笑风声,惟妙惟肖。“茶馆”门口还挂着几个又大又红的灯笼,再现了老北京的茶文化传统与过年时热闹的茶馆氛围。
再往里走,是一条长达500余米的灯光长廊。长廊的灯光布置每隔一定距离就会有所不同。有的是变换灯光颜色、有的是变换灯管形状,有圣诞树造型的暖白色灯、有莲花造型的枚红色灯、也有雨伞造型的淡蓝色灯,五彩缤纷,亮如白昼。走在其中,宛如置身仙境一般。再加上路旁树上随风摆动的“流星雨”,在这个既无繁花更无烟火的夜晚,我竟得以目睹“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”的美景。
灯光长廊左侧,是各个不同主题的灯展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“2022北京冬奥会”和“中国航天”这两大主题灯展了。“2022北京冬奥会”主题灯展中展示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,把长城和冬奥会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,好似一只扬帆起航的船,寓意运动改变世界。
在“中国航天”主题灯展中,一个带有五星红旗的火箭正平稳地升入太空,一名宇航员在“太空”向我们挥手。回首2016,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、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……
不知不觉中,灯光长廊走完了,我们来到了出口处。听着喜气洋洋的节日音乐,望着天边那轮又明又亮的圆月,再加上热热闹闹的灯展,我仿佛置身古人“宝马雕车香满路,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”的场景中。
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,传承不变的就是那份对传统节日的敬重,此次北京赏灯,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并存,使我不仅感受到了节日气氛,而且受益匪浅。
今日习作
以春节为主题写一篇习作,可以写春节的全部,也可以写局部(如除夕、灯节等),要写出怎样过春节,也就是过春节的过程。写成记叙文。不少于300字,最好用上“妙语连珠”中两个以上的词语。
妙语连珠
举国欢腾 张灯结彩 欢歌如潮 乐声激昂 笑逐颜开 欢天喜地 合家团圆 欢聚一堂 普天同庆 喜气洋洋 和和美美 灯火通明 花团锦簇 瓜果飘香 皓月当空 阖家美满
怎样写节日(下)
开场警句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(清明)
曲终人散空愁暮,招屈亭前水车注。(端午)
乌鹊桥头双扇开,年年一度过河来。(七夕)
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七夕节都是我国传统文化节日,古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美的诗句。还有中秋节、重阳节。那么,这些传统节日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?人们又是如何欢度这些节日的呢?请看荧幕:
荧屏火花
展示几幅静态或动态画面:
清明节烈士陵园扫墓图;
端午节团体包粽子图,端午节赛龙舟图;
中秋节全家赏月图。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
内容解说
上节课老师着重说了春节,这节课接着探讨我国的其它几个传统节日——清明节、端午节和中秋节。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和春节,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,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为其写诗作赋,留下了很多节日的佳句。那么,这些传统节日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?且听老师一一解说。
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,节期在仲春和暮春之交,一般在农历三月中旬(公历四月五号)前后。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介于春分和立夏中间。清明时节,气温上升,春和景明,万物开始茂盛成长,因此,清明也是最好的户外踏青季节。传统的清明节主要是扫墓祭祀、缅怀祖先的重大活动,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留下的优良传统。
端午节,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,又称端阳节、重午节、午日节、龙舟节等。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。仲夏端午,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,是龙升天的日子。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,所以这一天人们以龙舟竞渡的方式祭祀龙祖。后来,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这天抱石跳进汨罗江自尽,人们逐渐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了。不过,由于地域不同,端午节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,但各地食粽子成了普遍的习俗,也有炸糖糕、煮大蒜、煮鸡蛋、给孩子戴五色线、戴香包、涂抹雄黄酒、门前挂艾叶等,南方多爱赛龙舟。
中秋节,又称月夕、秋节、八月节、八月会、追月节、玩月节、拜月节、女儿节等,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的传统文化节日,节期在农历八月十五,这天刚好是秋季的中间一天,故称“中秋”。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、赏月、拜月、吃月饼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习俗,流传至今,经久不息。中秋节借月圆寓意人的团圆,家的团圆,所以也叫团圆节,是思念亲人,祈盼丰收、幸福的节日。
传统文化节日还有七夕节、重阳节,这里不再一一解释了。那么,怎样写作传统文化节日呢?请往下面看。
写作指导
上节课老师说过,写传统文化节日,可以写成说明文,也可以写成记叙文;反过来说,既可以用说明的方法写,又可以用记叙的方法写。记叙就是叙述,是小学生最常用的写作方法之一,例如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写人、记事、日记、童话、看图作文等,都是运用叙述的方法。也就是说,运用叙述的方法写成的文章就叫记叙文。比如写节日,我们过的什么节啦,都哪些人参加啦,怎么过的啦,节日里有什么意外啦等,把这些过程写下来,就是记叙文。譬如下面这篇《过端午》。
在我的记忆中,每当端午节这天,心灵手巧的妈妈就会按照流传下来的民俗,给我的手腕戴上花花绳子,还要做几个香包包,最主要的要算得上给我们全家包粽子吃了!
端午节早上一起床,妈妈会先给我戴上用五色线搓好的花花绳子,再把我的书包里装上一个包上香草和朱砂的香包包,说是又避邪又不会被五毒虫子咬。吃完早饭,妈妈就到市场上买来新鲜的粽叶、香香的糯米、甜甜的蜜枣,再买点儿花生豆,到家就开始忙活了。妈妈先把粽叶洗干净,把糯米和花生豆泡上半个小时,再把包粽子的绳子、剪刀准备好,就开始包粽子了。妈妈包好的粽子小巧玲珑,很是好看。粽子包好后,妈妈就把它们全部装在高压锅里,打开火开始煮了。水一开,马上就听到“吱吱、吱吱”的热气往外喷的声音,这时,粽子的香味就会飘满整个屋子。我馋得直想流口水。煮好的粽子一出锅,我马上就想吃,吹着、剥着、烫着、忙着,终于把粽子吃到了嘴里,香香的、黏黏的,那种感觉好美呀!爸爸也赞不绝口。
过端午节真是太有意思了!
简单明了,具体详细。记叙了端午节这天妈妈的忙绿和我的快乐,表达了小作者对端午节的喜爱之情,是一篇不错的记叙文。
写节日的记叙文,或者说用叙述的方法写节日,没必要照搬一般记叙文的开头方法,一开始就交代时间呀、地点呀等,因为这些节日都是固定的,所有人都知道,我们可以采用自然开头法、回忆开头法、介绍开头法等,先交代出过什么节日,然后直接写过节的过程。例如《北京的春节》的开头:“照北京的老规矩,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。”质朴自然,接下直接写腊八、二十三等内容和形式。回忆开头法,就是通过对过去过节的回忆,自然地转入对某个节日的具体叙述。例如:小时候我最喜欢过节了,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,这不,中秋节又到了。通过回忆直接进入对中秋节的叙述。介绍式开头法就是直接对某一节日进行简要交代,然后叙述过节的过程。例如下面这个开头:世界各地有很多节日,我国也有许多传统节日。端午节就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。端午节这天,家家包粽子、吃粽子,我最喜欢端午节了。采用介绍式开头,转而直接写过端午节,巧妙自然。
总之,写节日的作文重点在过节的过程,不论采用什么方法,只要交代出过的是什么节日,怎么过节日的就行了。可以写自己家,也可以写别人家;可以写自己的经历,也可以写见闻、感受;可以写集体活动,也可以写独自参与的项目。只要围绕某一个具体的节日写,就符合写节日作文的要求。
习作参考
清明节扫墓
四月五日清明节,大家都会去扫墓,为先人尽一份孝心。
今天,春光明媚,我们去老家的祖坟去扫墓。路上,小花开放,小草穿着绿油油的外衣,为这个节日送去了真诚的祝福。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,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。这里的人可真多,大家手中都拿着扫墓的工具、供品和鲜花。我发现他们都绘声绘色地讲着和亲人之间的亲情与动人的往事。这时,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,我不禁想起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两句古诗。
又过了一会儿,我们来到了自己家的墓地。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毛笔和红颜料开始和爸爸顺墓。接着,我们又把鲜花、水果、肉和一些供品摆好。随后,爸爸还拿出彩色的纸来烧。爷爷嘴里还念着一些句子,双手合拜,眼睛里闪烁着眼泪。我想他是在思念去逝的亲人呢!最后,我们还放了一串长长的鞭炮。
中国是“礼仪之邦”,古人有“百善孝为先”的警句。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我们是炎黄子孙,应该把这个习俗传承下去。
端午节
佚 名
世界各地有很多节日,我国也有许多传统节日。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,我最喜欢端午节了。
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,家家包粽子、吃粽子,这是端午节固定的习俗。各种各样的粽子形状多多,我就曾包过书包样的粽子,还有文具样的粽子、水果样的粽子等。粽子的味道也有很多,有甜的、咸的、香的、辣的,甚至还有苦味的。不过,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,人们用的馅料不同,包出来的粽子口味也不同。大家基本上习惯于自家包的粽子的口味,对于其它地方的粽子味道,很多人都不大习惯。比如我,就只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。
在端午节,还有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——划龙舟。在广阔的江面上,放下三四条龙舟,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,一人坐在“龙首”敲锣,一人坐在舟中打鼓,众人齐喊“一二”“一二”,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。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辣的太阳,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队呐喊助威。再看向江中,几条龙舟犹如猛龙过江,争着向前冲去。这时,外国友人会纷纷拿出相机,快速地拍下这一壮观的画面。
每逢佳节倍思亲。这不,端午节又要到了,我要回家过节喽!
中秋节
陈张凯
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,让我想起了一首诗: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
傍晚,我们一家开开心心地去外公外婆家过中秋。刚到门口,就听到屋内欢声笑语,原来,舅舅、舅妈和可爱的小表妹也回来了。外公外婆在厨房忙得满头大汗:外公忙着烧菜,外婆忙着端菜。哇!餐桌上丰富极了,有红烧肉、清蒸鱼、盐水鸭和我最爱喝的鸡汤以及各式各样的蔬菜。我跟表妹看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,恨不得马上上桌狼吞虎咽。好不容易等菜上齐,随着外婆一声喊,我们一大家子人举起酒杯,共祝“中秋快乐”!我和表妹顾不上聊天,只顾着把美味的菜往嘴里送,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地吃完了中秋团圆饭。
吃完晚饭,我们搬来小桌小椅,端着月饼到小院里去赏月。今夜的月亮又圆又亮,让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姐姐在月中翩翩起舞。月亮像一面瑶台镜嵌在深蓝色的天宇中,散发出清澈的光芒,像一道瀑布凭空飞溅,又像一匹素锦倾泻而下,显得宁静而美丽。我们边吃月饼边赏明月。这时飘来一片云彩,月亮就像蒙着面纱的少女慢慢藏进了云彩里。“呵呵,原来月亮也会害羞。”
看着又隐隐露出的明月,我哼起了一首歌: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 ……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多么难忘的中秋夜晚啊!
重阳节
农历九月九日,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,是传统的重阳节。“九”有着生命长久、健康长寿的意思,所以重阳节也叫老人节。
重阳节这天,我们学校组织了重阳节感恩活动——为老爷爷、老奶奶送一句祝福,泡一杯茶,送一个礼物,敲一次背,听一个爷爷奶奶的故事,为老人们表演节目。
这天,秋高气爽,我和爸爸、妈妈去看望外公、外婆。爸爸、妈妈陪外婆聊天、包饺子,我和外公下棋时,把想了好久的一句话“祝外公永远年轻幸福”送给了外公。外公乐得合不拢嘴。在一边的外婆听见了,开心地说:“小外孙长大了,懂事了。”
回家的路上,妈妈对我说:“外公、外婆现在年纪大了,我们要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,以后周末和寒暑假,我们有时间一定要经常去看望他们,不要让他们感到孤独和寂寞,让他们每天都过老人节,好吗?”“嗯,好!”我点头答应着。
家家有老人,人人都会老。关爱今天的老人,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。敬爱的爷爷、奶奶、外公、外婆,祝您们节日快乐、健康长寿!
今日习作
选择任意一个传统文化节日,将节日的习俗及其过节的经过写出来,要写出人们过节的欢乐气氛,最好用上“妙语连珠”中两个以上的词语。
作文网专稿,未经允许禁止转载
中小学写作指导、写作素材、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
尽在“中国作文选刊”微信公众号